相比起下肢受傷,不少運動愛好者尤其會忽視手腕受傷的問題,他們常以為手腕受傷後只要休息一段時間,傷患自然會痊癒,到時又可再次重回運動場,再展威風。其實這是不對的,手腕的構造非常精細,可說是牽一髮動全身,如果手腕的一粒小軟骨受傷,有機會可令上肢乏力!
甚麼是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
手腕當中有一顆可能你聞所未聞的軟骨,名叫「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簡稱TFCC)。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的受傷非常普遍,惟較少人認識。因手腕受傷而接受關節鏡檢查的個案中,普遍超過3成患者都被發現有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的損傷,是所有手腕傷患之冠。
其實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是一個位於手腕靠近尾指一側的結構,由軟骨、韌帶和腱鞘組成。我們的前臂由尺骨和橈骨這兩條骨組成,而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便負責穩定手腕和前臂的轉動(維持遠端橈尺關節的穩定)。這一粒小軟骨亦常被比喻為一塊軟墊,負責緩衝手掌向尾指一邊移動時,尺骨與腕骨之間所產生的壓力。
為何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會受傷?
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的損傷可分為急性創傷和慢性勞損。一些需要重複進行手腕動作的職業更容易出現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的勞損。而在急性創傷中,網球、擊劍和瑜伽等運動員,往往更容易會有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受傷。
受傷原因之一是手腕用力過度扭轉,另一個原因是對手腕施加過大的壓力,這會使複合體的軟骨部分受創傷。例如,當跌倒時,我們會用手支撐身體的重量,這情況下,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會因承受過大壓力而撕裂。當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的撕裂嚴重時,遠端橈尺關節便會過鬆,從而導致疼痛和上肢力量大幅減弱。
此外,有些朋友天生就有尺骨正向變異(Positive Ulnar Variance),尺骨比橈骨更向手掌方向突出,改變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的生物力學,使它較易受傷。
如何得知自己的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有傷患?
首先,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受傷的患者往往是近期或曾經扭傷手腕,又或工作需要經常勞動手腕。患者的手腕尺側(即靠近尾指一側)經常有輕微腫脹、泛紅、發熱等情況。日常生活中,大家可留意一下自己扭毛巾、扭樽蓋、推門及提重物時,有沒有乏力的現象。做這些活動時,手腕尺側有沒有疼痛(下圖紅圈位置)。大家亦可以嘗試按壓手腕尺側,如按壓時該部位異常疼痛,加上有上述提及的情況,便很有可能有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損傷,應盡快找物理治療師和醫生,以進行更詳細和準確的檢查及治療。
如何治療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創傷?
較嚴重的急性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創傷個案,可選擇用手腕關節鏡做檢查和修補手術。但手術之後往往需要至少12個星期持之以恆的復康,才可得到比較理想的效果,而有些個案,就算做手術後亦未能有效改善痛楚和遠端橈尺關節的穩定性。因此,非手術治療(即保守治療)成為很多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有輕微至中度創傷的患者之首選。近年的研究發現,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在進行非手術治療後,有自行癒合的能力,在有穩定遠端橈尺關節的患者群中,更可成為一線的治療方式。
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創傷的保守治療包括配戴固定手托、進行干擾波電療(Interferential Therapy)、透皮神經電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or,簡稱TENS)、超聲波(Ultrasound)、針灸、手法治療、進食消炎止痛藥等。此外,物理治療師會觀察患者的康復進度,適時為患者加入上肢和核心肌群訓練,漸漸改善他們前臂轉動(遠端橈尺關節)的穩定性。物理治療師亦會教育患者正確的上肢生物力學,以及日常生活和運動中如何更有效地使用上肢,使他們的手腕往後不再容易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