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屬於喝酒即面紅的人,還是喝多少杯都不會面紅的人呢?喝酒後的面紅反應總是被與酒量一併而論,不過一般而言,喝酒後會造成面紅的元兇是酒精裡的乙醛,與酒量的關係不大,但是絕對是一個健康警號!
喝酒過程的原理
正常情況下,肝臟會將酒精毒素分解,再進行排毒工程,所以人喝酒後不會輕易中「酒毒」。肝臟要分解酒毒,全靠肝臟內的一種酵素,統稱「去氫酶」,將酒毒化為水和二氧化碳。
研究發現,大概有三成至五成的亞洲人天生缺乏分解酒毒的去氫酶,因此這種面紅症狀被稱作酒精臉紅反應(Alcohol flush reaction)或亞洲紅臉症(Alcohol flushing syndrome,簡稱 AFS),簡稱亞洲紅臉(Asian flush)。
這症狀代表人體內的酒毒當下不能即時分解,並且累積在體內,刺激皮下血管,令血管擴張,產生酒後臉部、甚至全身的皮膚通紅。另外,酒毒也會刺激神經系統,還可能引發其他反應,包括:
‧頭暈/頭痛
‧眼花
‧作嘔作悶‧身體失去平衡
‧心跳加速
咪睇少一級致癌物——乙醛
更嚴重的是,酒毒(主要是乙醛),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長期累積於體內,會增加DNA受損情況,提高癌症發生率。特別是食道癌,口腔癌等等。研究發現缺乏酵素的人仕,患上食道癌風險比一般人高3-18倍。
預防食道癌永遠不遲
結論是,若果你是屬於喝酒後容易臉紅的人,你的確比不臉紅的人更大機率患上食道癌。話雖如此,只要你盡量減少飲酒,或者將臉紅當作一個健康警號,由現時開始控制酒量,便可以將患上食道癌的風險大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