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已經常捱夜OT、捱夜晚睡、捱夜應酬……加上不良飲食習慣,久而久之有機會釀成失眠,身體疲累、精神變差,甚至令身體的免疫力下降。這些問題除了要從戒掉捱夜習慣之外,有需要可做簡單穴位按摩「急救」,改善捱夜後的身心狀況。
長時間大壓力致肝鬱脾虛
龐大工作量或致平日經常精神緊張,長時間被壓力困擾的話,就會容易導致肝鬱。註冊中醫師陳綺琪指出,肝鬱易犯脾胃,而脾胃屬後天之本,即生化氣血的來源,故若受影響致氣血不足的話,就很容易誘發一連串身體問題,如口臭口乾、胃酸倒流、大便稀爛、臉色萎黃和易累等等。
而脾主四肢、主肌肉,脾虛者常感全身疲憊,睡多久都不足夠、經常沒精神,全身乏力,覺得四肢沉重。
在中醫學說中,心肝脾肺腎可對應五行概念,相生相剋。肝主氣機疏洩,若情緒緊張、壓力大,亦會導致體內的氣血運行不佳,因而導致氣滯。氣滯即氣機流動得差,因「不通則痛」,繼而會引起各種痛症,如時下常見的偏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