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已經常捱夜OT、捱夜晚睡、捱夜應酬……加上不良飲食習慣,久而久之有機會釀成失眠,身體疲累、精神變差,甚至令身體的免疫力下降。這些問題除了要從戒掉捱夜習慣之外,有需要可做簡單穴位按摩「急救」,改善捱夜後的身心狀況。
![治未病-247時時養生-穴點穴健康-陳綺琪-捱夜](https://1104749640.rsc.cdn77.org/wp-content/uploads/2024/01/圖片-8.png)
長時間大壓力致肝鬱脾虛
龐大工作量或致平日經常精神緊張,長時間被壓力困擾的話,就會容易導致肝鬱。註冊中醫師陳綺琪指出,肝鬱易犯脾胃,而脾胃屬後天之本,即生化氣血的來源,故若受影響致氣血不足的話,就很容易誘發一連串身體問題,如口臭口乾、胃酸倒流、大便稀爛、臉色萎黃和易累等等。
而脾主四肢、主肌肉,脾虛者常感全身疲憊,睡多久都不足夠、經常沒精神,全身乏力,覺得四肢沉重。
在中醫學說中,心肝脾肺腎可對應五行概念,相生相剋。肝主氣機疏洩,若情緒緊張、壓力大,亦會導致體內的氣血運行不佳,因而導致氣滯。氣滯即氣機流動得差,因「不通則痛」,繼而會引起各種痛症,如時下常見的偏頭痛。
睡得久不如睡得準
中醫常常叫人晚上11時就要睡覺,因晚上11時至凌晨3時這段時間為肝膽經當令,要開始養好陽氣。當完全入睡後,夜晚肝臟血的功能就能運作,因為即使脾胃能生化氣血,都要靠肝臟去封藏住,否則同樣會流失。
![治未病-247時時養生-穴點穴健康-陳綺琪-捱夜](https://cdn1.cybassets.com/s/files/13629/ckeditor/pictures/content_c86cb879-50c6-41e1-b51d-0cba7f89e4a3.png)
心藏神,人的神志活動都與心臟有關,心血虛的話整個人的神志容易恍惚,難以集中、專注力低,也較健忘,影響工作表演,猶如惡性循環。「晚睡令翌日工作表現變差,被老闆罵或不滿自己,又因而變得焦慮緊張,難以入睡。這些因素可互為因果,屬連帶關係。」陳醫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