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市民大多留在家中,以致家居意外率有所上升。養和醫院醫學專科醫生鄺永鏗指出,最常見的家居見外為刀傷,以及燙傷,而長者於家居不慎跌到亦頗為常見。鄺醫生表示受傷後如有任何不適,均應入院求助,但如受輕,則可自行處理,到底甚麼情況下需要入院求助呢?
主持:今天邀請了養和醫院家庭醫學專科醫生鄺永鏗醫生,今日的主題是常見家居意外,作為家庭醫生,最常遇到病人因為什麼家居意外而求診?
醫生:疫情期間,多了市民留在家工作或上課,一些家居意外因而頻生,較常見的是煮食時燙傷、撞傷或因刀傷而出血,需要縫針的個案也增加不少。
燒傷、燙傷需即時沖水10分鐘
主持:平日我們燒傷、燙傷,會開水喉沖洗,希望減少灼熱和腫痛的感覺,實際上此做法是否正確?塗燙火膏、蜜糖可以嗎?
醫生﹕ 當不小心燒傷或燙傷,必須立即離開熱力,接下來開水喉為受傷的位置沖水約10分鐘,盡量不要浸冰水,只需用常溫的水喉水沖洗令傷口持續降溫。
主持:為何不用冰水,不是更快降溫嗎?
醫生:雖然冰水可以快速降溫,但太凍的話會刺激受傷的部位,沖水亦可令傷口持續降溫。
主持:用常溫的水喉水沖洗後,接下來要做什麼?
醫生:把受傷位置沖洗乾淨後,可以盡量鬆開附近的衣物,不要壓住傷口,再用乾淨紗布抹傷口,接下來可以用紗布包紮,如果情況不是太嚴重,也不一定需要看醫生。但切記不要在傷口上塗蜜糖、豉油等,因為會增加感染機會,如果有需要則可搽燙傷藥膏。
入院視乎受傷面積、程度
主持:什麼情況下燙傷才要去醫院求診?
醫生:最重要是觀察患者的情況,如果出現神智不清、呼吸困難,傷口情況很嚴重、面積很大、很深,當然要盡快去急症室看醫生。何謂燙傷的面積很大、很深呢?我們常用到「1%」方法,如果發現燒傷範圍大過身體總面積的1%,便要留意,而全身1%皮膚就大約等於整個手掌的面積。燒傷、燙傷也有分等級,如曝曬後曬傷,皮膚變紅引起輕微不適,沒有起水泡為一級;二級燒傷為皮膚紅腫、起水泡,而且有痛感;第三級燒傷,即是已經燒入真皮層,皮膚表面會變黑黝黝,甚至因部分神經線被燒傷而失去感覺。大部分一級燒傷也可以自行處理,如果翌日情況仍然無好轉也應求診;至於二級以上燒傷,則最好立即求診處理。另外如果小朋友燒傷,而且受傷範圍比較大,也建議要去醫院處理,但求診前應先為受傷位置沖水降溫。
主持:燙傷的位置可以是面部、手、背脊、腳等,不同部位燒傷的處理方法可有不同?
醫生:面部、眼部、嘴巴、頸、手掌、腳掌、陰部、關節這些位置皮膚特別幼嫩,萬一燒傷也建議要去看醫生。 特別是關節、手掌、腳掌等位置較多郁動,如果處理不好,燙傷位置可能會發炎,關節甚至會變硬。
主持: 除了燙傷,家居意外也常見刀傷、割傷,應該如何處理?
醫生: 當然要視乎情況和受傷程度去決定處理方法,譬如被紙𠝹傷、輕輕被刀割到,如果流血不太嚴重,只須輕微按壓10至20分鐘止血、簡單清洗傷口,包紮或者貼膠布就可以。但如果一直流血不止,發現傷口越來越痛,甚至影響日常生活,便要看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