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管狹窄症 患者大多以50歲以上居多,據養和醫院骨科專科醫生高天祐 指出,隨着年紀,腰椎慢慢退化,令到神經線空間越來越細,影響下肢活動。如及早發現不但可以治療,並可以預防。但不及早發現,有機會令神經壞死,影響下肢活動情況。
中風 年經化 患者年僅30歲 謹記 要訣﹕談笑用兵 | 養和醫院腦神經科專科醫生吳炳榮
主持:今天邀請了養和醫院骨科專科醫生高天祐醫生,主題是腰椎管狹窄症。談到腰骨或者腰椎,很多香港人都有這方面的問題,有時覺得腰痛或者無力,是不是已患有腰椎管狹窄症?
醫生:其實兩者並沒有直接關係,反而腰椎管狹窄症的患者,大部分不感到痛楚。腰椎管狹窄症是隨着年紀,腰椎慢慢退化,令到神經線空間越來越細,影響下肢活動。很多人以為年紀大必然會遇到這問題,但其實是可以醫治和預防的;如果情況嚴重,及早醫治,仍可以復原功能。對於很多長者而言,步行基本上已是唯一的運動,如果下肢活動差、無法走路,患上心臟病或其他疾病的風險也會隨之增加。
腰椎管狹窄症與人口老化有關
主持:隨著人口老化,似乎較多人出現腰椎問題?
醫生:這與人口老化有一定關係,因為腰椎管狹窄症在50歲以下人士並不常見,於50歲前發生的多是因為有結構性問題。隨住年紀增長至50、60歲,椎骨的椎間盤經長年累月磨蝕,便會增生出一些骨質,俗稱「骨刺」,關節因而變得脹大,令到神經線穿過椎管的空間越來越窄,令病人走路時,下腰至腳部會感到刺痛、乏力或麻痺。
主持:腰椎管狹窄症的徵狀,似乎不是來自腰骨痛,反而是下肢比較多,有什麼徵狀與這個疾病有關?
醫生:腰椎管狹窄症一開始的病徵比較不明顯,很多病人短程步行沒有大問題,但當步行逾一小時,便會開始覺得小腿痠軟、麻痺,要坐下來休息。病人會漸漸發現,原本可以走數個小時,一年後連半個小時也走不到,慢慢地病人需要彎腰、寒背才可以走路,「走到累會腰痛,坐下便不痛」是腰椎管狹窄症早期而且典型的病徵。
連接坐骨神經與下肢神經的通道
主持:在你的臨床經驗當中,什麼人士比較高危出現腰椎管狹窄症?
醫生:首先要認識腰椎管的結構。我們的四肢活動是靠腦部發出訊號,經過神經線像電線一樣,連接至四肢,而坐骨神經連至下肢的神經,要經過一個管道,即腰椎管,這管道內有很多小洞,讓神經線伸延至不同肌肉,例如大腿肌肉、小腿肌肉等,椎管內不只有神經線,還有血管。隨着年齡增長,腰椎管旁邊的韌帶、關節會因為磨損而腫大,管道的直徑會收窄。每當做運動、步行時,需要擴張血管去增加血液循環,但由於管道收窄,致血液不足,腳部會痠痛,再嚴重會令神經線缺氧而壞死。
有很多因素會導致腰椎管收窄,第一是年紀大,關節磨擦得多便會勞損;第二是病人先天椎管稍為幼細,部分可能與其身高有關;第三是病人本身腰椎有變形問題,例如腰椎移位、年輕時曾經受傷、椎間盤突出等問題,令到出現腰椎管狹窄症;另外,下肢活動較多,操勞也會令關節磨擦增加,令收窄情況更嚴重。
主持:腰椎管狹窄症會引致坐骨神經痛嗎?
醫生:坐骨神經痛有很多成因,很多時是由於椎間盤突出或骨刺增生,神經線受壓迫、或腰椎周邊軟組織發炎所致,痛楚是由臀部蔓延至大腿、小腿,患者會突然出現痛楚,並不會因為雙腳長時間走路而疼痛。然而,腰椎管狹窄過程中,會出現骨刺增生,骨刺摩擦或者有椎間盤退化,也會導致間竭性突然出現坐骨神經痛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