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一年四季中燥氣最盛的季節,而秋燥是外感六淫的病因之一,此時人體極易受燥邪侵襲而傷肺,出現咽乾口渴、乾咳少痰等各種秋燥病症,臨床上分為「涼燥」、「溫燥」二類。雖秋燥症狀不是大毛病,但如果置之不理,可能會出現流鼻血、皮膚乾癢、咳嗽、感冒等病。而九型體質在遇上秋燥時,各有各養生調理之道,接下來會逐一分享。
平和體質為正常體質,是九種體質中唯一沒有偏頗的體質。平和體質在中醫學上又稱為「平人」,意思是陰陽相對平衡,臟腑氣血無偏盛,能順應天地而生的健康人。
健康是相對疾病而言,當人體能夠與外界自然環境保持動態平衡,則能夠保持健康的狀態。而當這種平衡狀態受到干擾和破壞,就會發生紊亂,繼而發生疾病。導致失衡的原因分兩種:外因、內因。其中內因就是影響體質改變的因素,內因包括:飲食勞倦、房室勞傷、情志、先天稟賦,當內在因素影響人體一段時間後,體質就會開始出現偏頗,發展成九種體質中的其餘八種。
當自然界的氣候和環境發生驟然變化,人體無法適應的時候,就會發生疾病。平和體質的人因處於相對平衡的狀態,即使罹病亦較容易治療、較快恢復,並且較少機會出現複雜症狀。
以「秋燥」為例,秋季氣候較乾燥,人體易受燥邪侵犯而致病,平和體質的人僅見較輕的症狀,如鼻咽乾澀感、皮膚稍乾等;體質偏頗的人則按其體質或會出現較重症狀,如乾咳、鼻衄(即鼻出血)、痰中帶血、喘促胸痛、大便燥結等。
然而,如上文所述,先天因素及居住地區是兩個較難甚至無法改變的「內因」,因此擁有平和體質的人理論上是不存在的。
根據《黃帝內經》中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此時滋陰、防秋燥是基本之道,日常簡單沖飲一杯桑菊茶和蜂蜜水即有潤燥之效。其他體質欲對症下藥,可以繼續留意日後文章。
圖片來源:Freepik
更多健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