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中醫,大家經常掛在嘴邊,討論自己身體屬於「寒底」「熱底」。到底中醫所說的體質是什麼?為何會有體質之分?又是否每個人都有「寒底」和「熱底」之分呢?
體質——其實指每個人由出生父母品賦,出生地環境氣候影響,加上後天成長教養,行住坐臥,飲食、運動、工作、性格、作息、習慣等等。各方面皆會影響一個人當時期的體質,而且,體質亦會隨著以上各種,加上年齡增大而會有所改變。
而體質除了所謂「寒底」和「熱底」之外,根據2009年中華中醫藥學會發佈的《中醫體質分類判定標準》,體質共分為九個類型,包括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濕熱質、血瘀質、氣鬱質、特稟質。
平和質
各方面都平衡均整,沒有特別偏性,飲食作息健康,腸胃進出正常,睡眠質素良好,外觀就是一個健壯的人士。
氣虛質
身體各方面皆容易出現氣虛表現,衛氣虛則易感冒,汗如雨下;中氣虛則各內臟不相稱,容易出現下垂,如胃下垂、脫肛等;肺氣虛則說話聲低無力;還有容易氣喘,大便無力排泄等,都屬氣虛。
陽虛質
陽虛可謂氣虛的進一步。身體依靠氣血溫暖全身,當氣虛以致失去溫陽之力,身體出現陽虛表現,如怕冷,怕吹風,手腳冰冷、四肢不溫、長期沒精神,更會容易同時引發痰濕體質,出現浮腫、大便稀爛瀉問題。
陰虛質
陰虛亦即身體陰液不足,陰分不足以滋潤,就容易出現虛火。陰虛質多見體型偏瘦,五心煩熱 (包括手心、腳心、心煩躁),更會出現咽乾鼻乾等症狀。容易有失眠乾咳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