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統合」是近年越來越多人討論的話題,坊間有不少機構,也在舉辦以感覺統合為主題的不同訓練班組,並表示能提升專注力、身體協調能力、社交能力或者學習能力。0-6歲的小孩子,尤其需要足夠的感覺刺激,以促進整體的身體肌能以至智能發展,但正確地理解感覺統合理論,並不是做得越多越好。
大腦有「接收」﹑「整合」﹑「辨識」﹑「解讀」不同感覺的作用

本來感覺統合是一個自然發展的腦神經反應,大腦將我們從身體感受到的感覺刺激整合起來,以便合適地去應對環境的挑戰,例如上課時減低耳朵對於環境噪音的覺察度,或者在運動時協調大肌肉及關節去保持平衡等。但當小朋友出現感覺處理困難,大腦有機會把已接收的感覺刺激程度放大或縮少去處理,使出來的反應未能切合環境的需要。
在感覺統合訓練室內,治療師會根據小朋友對於不同感官刺激的接受程度,設計有「剛好挑戰程度 just right challenge」的活動,以促進多感官處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