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在情緒表達上未能像成年人一樣,可以用適當的表達方式告訴父母自己當刻的心情,他們只能以發脾氣﹑哭鬧等方式去發洩情緒,而不少家長往往在安慰小朋友這件事情上,會慢慢失去耐性,久而久之,變成一個惡性循環。
發脾氣 vs 崩潰
網絡上有大量文章,講教養、親子、情緒教育或者同理心等等,但可能在實戰中,小朋友依然不時出現「癲」得很的狀況。今日想特別討論一下兩個情況:
1. 發脾氣 Tantrum
小朋友有明顯目標,通常是被拒絕(不可以吃糖)、不想合作(不想立刻洗澡)、被停止喜歡的活動(看youtube)、引人注意(成人都在忙未有立刻回應小朋友、用行為吸引其他家庭成員加入抗爭一些規矩、或是嘗試挑戰界線)等等,當中通常也帶著憤怒、不滿、孤獨、惱悶等情緒。
這個時候,雖然小朋友會哭鬧叫踢,但如果情緒及原因被肯定,仍會作出回應去減輕發脾氣行為的程度,有時甚至會討價還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