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動脈瘤 並不是真的出現腫瘤,而是血管璧變薄,慢慢地樣氣球一樣,起了一個「泡」。當這個「泡」越來越大,便有爆破的風險。最大影響的是腦動脈,一旦爆破便會出現腦出血,最嚴重會變成出血性中風。今日請到養和醫院神經外科名譽顧問醫生梁嘉銘醫生為大家詳細解釋腦動脈瘤。
主持:今天邀請了養和醫院神經外科名譽顧問醫生梁嘉銘醫生,今日主題是腦動脈瘤,你可以跟大家介紹一下嗎?
血管腫瘤 = 血管起泡
醫生︰很多人聽見動脈瘤或血管瘤,或以為是血管裡出現腫瘤,但其實並不是腫瘤、癌症或增生,以廣東話來形容就是起了個「泡」,即是血管壁某部分變薄,好像氣球,慢慢脹起形成一個「泡」。腦動脈瘤 最大的影響,就是如果脹得越來越大,最嚴重會出現爆破,一旦爆破就會出現腦出血,最嚴重會演變為出血性中風。
主持︰其實腦動脈瘤 是後天還是先天,是一出生已經存在?為何會出現?
醫生︰大部分疾病都有先天潛伏因素,再加上後天因素加劇,繼而發病。腦動脈瘤 或腦血管瘤均屬於後天疾病,你或會問「為什麼有些人發病、有些人沒有發病?」。醫學界相信,可能是某些人的基因遺傳,令血管特別薄、血管壁特別脆弱,再加上後天出現血管硬化、老化的情況,而有些人血壓比較高,令到原本脆弱的地方,慢慢會出現衰退。
吸煙者風險較高
主持:腦動脈瘤 方面的先天因素是否和其他病一樣,雖然會受先天因素影響,但後天影響才是發病的重要關鍵?
醫生︰也可以這樣說,在認知上,後天因素是更重要,尤其有血壓高、血管硬化的情況,出現腦動脈瘤 機會較高;另外,較明顯的風險因素是吸煙,所以建議戒煙。
有甚麼人天生更容易出現腦動脈瘤 情況?現在已知有多囊性腎病病人,其身體其他血管或腦血管出現發病情況機會較高;另有較罕見的結締組織疾病(馬凡氏綜合症)的病人,出現腦動脈瘤 的機會亦會較高。
切勿忽視頭痛
主持︰近年大家提高預防意識,多做身體檢查,但相信大部分人很少突然去做腦掃描檢查血管,那麼不就很難知道腦部出問題?
醫生:其實你說得對,大部分病人在腦動脈瘤 未爆破前,可以完全沒有徵狀,直到出現病變時,會突然出現嚴重頭痛,一個如「五雷轟頂」的劇烈頭痛、被形容為「一生人從來未試過的痛」的情況,甚至要立即停下所有活動;而頭痛的感覺會放射到頸部,甚至可能出現嘔吐或即時昏迷。
也有些情況是在未爆破前已出現徵狀。如果腦動脈瘤 是慢慢脹大,剛好壓到神經線,有部分人會出現徵狀,例如當腦動脈瘤 長在第3對腦神經線附近,有機會令病人一邊的眼皮撐不開,或眼球活動及控制不太靈活,這可能是因為腦動脈瘤 局部壓住第3對神經線,令病人出現以上情況。
另外,比較幸運的病人,腦動脈瘤 的破損未至於是大幅度爆開,只是慢慢滲血,但這個情況亦足以令病人頭痛得很厲害,甚至持續疼痛數天,所以如果突然有嚴重頭痛,兼且持續幾天,加上服用普通止痛藥亦無效,建議盡快求醫。
主持︰部分香港人對頭痛未必在意,會否很多人會錯過信號,以為自己無事。
醫生:有,我曾有遇到有病人是這種情況,很頭痛但繼續捱下去,這會錯過及時醫治的機會,造成不良影響。第一次出血是有警戒性的流血,如果不理會,可以在一、兩個星期內,造成第二次流血,屆時有機會即時進入昏迷狀態,所以有病徵卻不理,後果可以很嚴重。
腦動脈瘤 不算罕有
主持:梁醫生,腦血管瘤個案罕見嗎?
醫生:根據統計,每100人約有2至3人有腦動脈瘤,不算罕有,但亦不是每個腦動脈瘤的爆破風險也很高。腦動脈瘤 爆破的風險,和腦動脈瘤 大小有直接關係,一般1毫米至3毫米以下的出血風險是微乎其微,就如吹氣球般,氣球越大,爆破機會越高。一般來說,體積大的腦動脈瘤 應加緊處理
主持:假設腦動脈瘤 只是1毫米至3毫米,爆破機會相對小,但腦動脈瘤 慢慢會脹大嗎?還是即使發現亦可以不理會?
醫生:一般會建議跟進觀察,如果腦動脈瘤 只是很細小,加上如果出現在相對安全的位置和部分,不一定會變大;但也有小部分腦血管瘤,在監察過程中看到它漸漸脹大,因此密切監察很重要,建議病人應定期進行腦掃描。
所以如果有一顆比較細小的腦動脈瘤,初步決定暫不處理,就需要定期監察,那病人有什麼可以幫到自己?就是控制2個風險因素:如有血壓高,最重要是及早治療、準時服藥,令血壓回復至正常水平,令惡化機會減低,以吹氣球比喻,如壓力越大(血壓升得高),氣球會越易爆破;第二是戒煙,因為吸煙會令血管加速老化。
遺傳成素高
主持︰如果發現較細小的腦動脈瘤 時決定先監察,但部分動脈瘤會變大,部分則不會,那麼持續監察幾年後都沒有惡化跡象,是否已可以將它定性為不會惡化的腦動脈瘤;還是仍有機會突然惡化?
醫生︰其實醫學界現在對此未有確切答案,但反過來,我們已知有某幾種情況下,腦動脈瘤 脹大的機會會頗高。
譬如病人家族有人曾患有腦動脈瘤,尤其家族裡多於兩人時,可推斷在遺傳基因上較容易出現動脈瘤的情況;另外,有多囊性腎病、結締組織疾病的病人,血管壁先天性薄弱,即使一直監察,我們也估計動脈瘤脹大機會相當高;還有那些腦內曾經有血管瘤爆破的病人,腦內可能其實不止一顆血管瘤,有研究發現,如果曾經有1粒血管瘤已經破損,其餘血管瘤爆破的機會相對較高,所以上述情況需加緊處理。
決定是否需要及早治療的另一個因素是腦動脈瘤 的形態,再以氣球為例,如果一個氣球是很圓滑的一個球體,表示血管壁或血管瘤內的範圍,壓力相若,但如果這個動脈瘤上的某部分再多生出一個「泡」,即是那部分血管壁已變得更薄,出現爆破機會會相對提高,所以發現有以上形態,建議盡快處理。
手術為主要治療方法
主持︰這可能意味要做手術?還有別的方法?
醫生:部分病人可能會問「只服藥行不行?有藥物可以令腦動脈瘤 消失嗎?」其實現階段是沒有,因為腦動脈瘤 是結構性問題,因此較難透過藥物達至治療效果。
談到治療方法,治療目的是去修補變薄的地方,令血液不再流經有問題的部分,令其有機會爆破或流血,以往主要用開腦方法,打開頭骨後,用顯微鏡找出腦動脈瘤的位置,再放一個夾將動脈瘤夾住,防止血液流進動脈瘤內。
後來發展至可以用微創手術處理,我們會在病人大腿的腹股溝,即股動脈的位置,放入一條很幼細的喉管,再在X光監察下,將喉管游走到病人頸部血管,再進入腦血管做治療。一般有兩種手術方法處理,一種叫「彈簧堵塞」手術,首先將導管放到腦動脈瘤 內,再放出白金線圈將其填滿,填滿後血液便不會再流進有問題的地方,但如果動脈瘤的入口太闊,線圈或未能穩固地留在動脈瘤內,甚至堵塞病人原本正常的血管,因而引致缺血性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