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心臟科的三高 是血壓、血糖和血脂,膽固醇 及血壓是不能靠肉眼分辦出是否正常,一般需由驗血得出結果。陳醫生指出,以實驗室水平量度,總膽固醇 大概到達5.2(mmol/L)以上,便視為 膽固醇 高。當中比例可以詳細區分為好膽固醇及壞膽固醇。陳醫生曾經遇過病人是因為 好膽固醇 高,而令總總是處於過高水平。
從食物吸收膽固醇只有25%
作為心臟科醫生,陳醫生對於自己的膽固醇數字較為着緊,當發現自己的膽固醇指數高於5.2時,他直言心裡不爽,並因此引證膽固醇偏高,從外表是完全無法辨別。膽固醇來源比例,有四分為一是從食物而來,其餘均是由自己肝臟所製造的。曾有患者身型瘦削,進食以清淡為主,但她的膽固醇亦有6-6.5。進行驗血後,發現這是家族性遺傳,並非是飲食習慣上的問題,所以要及早通知病人,說明當中有可能的風險,及早服藥,並通知家人及早進行身體檢查。
除膽固醇以外,血壓高同樣是不能靠肉眼判斷出來的。陳醫生指出,一清早起床,先不要去洗手間,於床邊準備血壓計來量度血壓,如果每天同一時間去量度的話,得出來的準繩度相對較高。一日之間所應付的事情很多,可能中午到黃昏前的血壓會去到最高,之後會慢慢回落。陳醫生慣常以左手來量度血壓,而且他亦建議病人使用手臂式的血壓計。
「三高」 通常分開出現
陳醫生指出,他接觸的情況之中,三高通常分開出現。可能最先是血壓高、膽固醇高,或知道家族有糖尿病史,驗血時便發現血糖高。這類病人算是較幸運,因為及早發現。有些病人求診是已經較嚴重,如﹕心臟病發、中風﹔甚至是中風後引致失明、看見重影、或手腳或半邊身無力,之後幫他檢查便發現有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的情況。這些患者大部份超過60歲或接近70歲。
預防勝於治療
陳醫生指出大部份患者以為加以控制飲食、飯後多走2圈便能改善情況,但往往事與願違。預防勝於治療這老生常談的說話,沒多少人能聴入耳,亦沒多少人能實踐。但當遇到問題時,最關鍵是肯去就醫。陳醫生指現時藥物十分方便,有口服藥物控制膽固醇,亦有針劑。糖尿病亦可以服藥或進行針劑藥物治療。每當有新的藥物出現,香港同時會有,在藥物方面並不落後。
心腦血管是同一組血管,同一種病理,粥樣硬化是由心血管到頸動脈再到腦血管,均屬於同一個病理性病變,元兇都是高膽固醇、高血糖、不能好好控制血壓,家族史和不良習慣,如﹕吸煙、酗酒﹔或長期處於壓力大,患有睡眠窒息等,都要導致有相同的情況,所以心和腦是一脈相承。
小心季節性三高
鄭醫生表示以往安排病人覆診,一般會避開聖誕及農曆新年,一來節日活動多,二來以往在這段時間出外旅遊的人亦不少。到2、3月回來覆診時,病人情況會轉差,血糖走歪了、膽固醇飊高、血壓也會升高,可能腰圍胖了一吋﹔要重新幫病人作出調整,由年頭開始到暑假時有所改善,因為暑假較多活動,亦較多出汗。一直到中秋節,會較多吃月餅,加上水果亦較多。所以要從農曆新年開始調整治療,直至中秋節,之後到下一個聖誕節及農曆新年。
陳醫生表示,其實有部份水果的升糖指數也很高,例如﹕榴槤、芒果、甜橙,和一些口味較甜的水果,升糖指數是很高的。對糖尿病患者來說,多吃不一定有好處,大家要留意。
密切留意自身健康指數
患者如曾患上三高,經治療後,指數回落至正常水平後,仍要保持正確的生活態度,注要控制飲食,要有定時的帶氧運動,如每星期可抽出至少150分鐘做中度至強度的帶氧運動,這是必需的。另外要好好處理壓力,因為壓力會影響睡眠質素,睡眠質素差也會導致血壓高,或引起皮質醇高,從而影響血管狀況,這些均是需要關注的。
於過去2年,不少病人因為心理壓力大、不開心、晚上不能入睡、哭泣等,令皮質醇偏高。而一些壞習慣如吸煙便要盡快戒掉,陳醫生強調吸煙雖然主要影響上呼吸道及氣管,但它的煙油、尼古丁或焦油,吸入後會進入微絲血管,再進入不同的血管細胞,所以它的傷害不限於肺部。因吸煙而引起心臟病發、中風,這是會發生的,所以要及早戒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