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 看似是近年較少接觸到的癌症,其實它的患病人數有增無減。據2018年數字顯示,每年逾5000人患上肺癌。養和醫院腫瘤科專科醫生蔡清淟表示,不一定吸煙人士才有期會患上肺癌,患者之中亦有非吸煙人士,所以這個癌症並非吸煙者專利。
主持:今日邀請了養和醫院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蔡清淟醫生講解肺癌。現時治療肺癌是否很困難?
肺癌患病人數上升
醫生:病人聽到有肺癌的時候都會很驚慌,因為大多數都比較晚期才發現,傳統上大眾會覺得這個病很難醫治。不過現時若要控制病情穩定並維持一段很長時間,這是沒有問題。現時控制病情及延長存活期的時間已遠遠超過以往情況。
主持:近年肺癌的確診新症人數有否轉變?
醫生:以近十年數據作比較,肺癌的病發率有所下跌,但實際患病人數則有上升。病發數目增加了大概24%,不過現時人口比十年前上升很多。以男士計算,比以往下跌約百分之二;以女士計算,則上升了約0.9%。而肺癌的死亡個案是有下跌的趨勢。即是說雖然肺癌的病人數目上升,但是病發率,尤其是男性是正在下跌,壽命時間亦有所改善。
主持:以往肺癌會與吸煙拉上關係,是否仍與這個現象有關?
醫生:雖然吸煙是產生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但並不表示不吸煙就完全沒有患肺癌的風險,因為肺癌有多個成因,後天的變化也有影響。近來我們都發現多了非吸煙人士患上肺癌。
主持:除了吸煙之外,還有甚麼原因會提高患上肺癌風險?
醫生:除了吸煙及二手煙外,若果家族有肺癌病史,尤其是家族成員在很年輕時已患上肺癌,將會有更高機會患上肺癌,這是先天的因素。後天因素是空氣污染或長期吸入化學物質,例如石棉、燒香等,如果長期吸入這些物質都有增加患肺癌機會。
68-70歲 為肺癌病發年齡中位數
主持:肺癌的病發率相對上是否年紀都比較大?
醫生:據本港研究發現,肺癌病發年齡中位數在68-70歲。
主持:一般而言,肺癌需要多久時間會令情況變得嚴重?
醫生:在臨床上診斷肺癌是分為四期,由第一期演變到第四期,一般來說差不多需時8-9個月,有機會再長一點;但亦有一些腫瘤可以惡化得很快,包括有一種叫「小細胞瘤」,小細胞瘤是跟吸煙有關,現時已變得少見。若發現小細胞瘤,由第一期變成第四期可能只需要2-3個月。
現時市民對自己的健康相對更關注,在定期驗身時,如X光片看到肺部有陰影,俗稱「磨砂玻璃」的影像,有機會跟肺癌有關。但肺部有「磨砂玻璃」影像未必一定是肺癌,若是發展到肺癌,大約會在2-3年間發生,因為肺癌的惡化可以在很短時間,所以有病徵應及早找醫生做詳細檢查。
主持: 肺癌每一年的新症數目大約多少?
醫生: 按2018年的數字,一年有約5200多宗肺癌新個案。
主持:若希望令肺癌新症數目有下降,應在哪個地方多做功夫?
醫生:一定要在病因方面著力。禁煙活動做了很多年,戒煙人士有上升,惟實際吸煙人數仍然不少,我們一定要繼續提醒大家戒煙。若是非吸煙人士,環境因素就要加緊留意,盡量減少環境污染,盡量少接觸化學物質,長遠來說一定會有幫助。
主持:有時會見到成人帶著小朋友的時候也會吸煙,正如你剛才說,男性及女性的肺癌病發年齡中位數分別為70歲及68歲,即是說小朋友吸進爸爸媽媽的二手煙,在短期內也不會有影響?
中央型及周邊型肺癌
醫生:一定有影響,首先二手煙問題不只是跟腫瘤有關,對於小朋友的上呼吸道相當有影響,他們可能因為二手煙而患上哮喘或黏膜炎。小朋友亦有可能會因父母吸煙而令他們較易選擇吸煙,可能在20-30年之後,問題會相繼浮現。無論為了自己也好,為了家人也好,戒煙是唯一最好的方法。
主持:肺部面積及容量相對很大,在肺癌初期可能不太容易檢查到,往往要到很後期才被發現,是對嗎?
醫生:某程度上是對,要視乎在肺部哪一個位置病發。肺癌可大致分為中央型及周邊型:中央型是指癌細胞生長於主要氣管的位置,在較早期時容易刺激病人咳嗽,甚至痰中有血絲;而周邊型是在肺的周邊位置,早期可以沒有症狀,待擴散到其他位置才會被易於發現。吸煙人士可能平常都會有咳嗽,而且有機會痰中慣性地有血絲,所以他們會忽視這個警號。非吸煙人士發現有這個情況,通常會第一時間找醫生,所以非吸煙者的警覺性會比吸煙者為高。
主持:通常咳嗽多久就應該要求醫做檢查?
醫生:如果是非吸煙者,持續咳嗽3個星期,是值得考慮做檢查。這個檢查可以是由醫生臨床聽診肺部,或是做X光,檢查後會比較安心。但如果是吸煙者,就會比較複雜,他們可能已經有慢性氣管病,通常加上其他徵狀,例如痰特別多,經常有血絲,就應考慮檢查,不過吸煙者有機會因其他呼吸系統疾病,有定期找胸肺科醫生覆診。
主持:除了咳嗽及痰有血絲外,他們會有疼痛嗎?
醫生:假如腫瘤影響到周邊器官,他就會感覺到痛楚。一般而言,肺部很少機會痛。如癌細胞擴散到肋骨,病人就會感疼痛;另外,如癌細胞轉移到肺膜,肺膜會積水,病人會有氣促及痛的感覺。
主持:可否介紹一下在肺癌中,哪種癌細胞是最「惡」?
醫生:傳統上區分為小細胞瘤及非小細胞瘤,小細胞瘤易於擴散到其他器官,相對來說是比較「毒」的肺癌。
主持:這個小細胞瘤是否與吸煙有關?
醫生:絕大多數與吸煙有關,不過近年臨床上比較少發現小細胞癌個案,在我的案例裡,大約不夠10%。非小細胞癌也有分幾個種類,例如腺癌,它在顯微鏡下就如腺類一般;另外部分屬鱗狀癌,在顯微鏡下會看到一層一層排列;另外還有一些更罕見,例如大細胞、神經內分泌類癌症。
這些都是傳統區分的方法,但是現在我們會看得更深入,並不是只看表面情況,越來越多會使用基因來分類。
現在最常見是腺癌,腺癌會再細分更多種類,並會以基因來制定治療方法等,因為不同基因構造,它們的分別是很大。以往我們能區分吸煙與非吸煙的肺癌,現在我們發現吸煙的肺癌甚少會有EGFR基因突變;但非吸煙人士有約一半個案屬這種突變,臨床發現有這種突變的肺癌,腫瘤生長會相對慢一點。另外,最重要是現在有新的標靶藥可針對這種基因突變的肺癌,而且效果亦相當顯著。若患上這種基因突變的肺癌,無論在治療上及控制上,成功率會比較大。病人通常會抗拒化療,若有EGFR基因突變的肺癌,基本上不會採用化療,而多採用標靶藥。
主持:若果患上EGFR基因突變的肺癌,現時有新的標靶藥,治療的機會大很多。
醫生:是的。治療的選擇已經增加不少,治療方法及時間上控制都會比沒有基因突變為佳,所以現時部分醫生會更著重於了解肺癌病人的基因突變類型。
主持:在過去每年逾5000宗的肺癌個案,有多少屬這種突變?
醫生:大約佔所有案例的20%。
主持:如果有20%是這種基因突變,相信標靶藥可以比較有效治療這類癌症。但其實還有80%的肺癌病人需要其他方法治療,現時的標靶藥發展如何幫助到其他病人?
醫生:癌症是因為基因突變才會出現,只是我們並不是每一種基因突變都知悉,亦不是每種基因突變都有針對性的藥物。有一些基因突變與吸煙有關,例如KRAS基因突變就是因吸煙而引起。通常病人如果有EGFR突變就不會發生KRAS突變,以往KRAS是沒有標靶藥,惟最近批准了一隻新標靶藥可針對此類突變,效果也不錯,約有30%病人得到良好效果。
隨著時間發展,可能醫學上會發現更多基因突變,亦能研發出更多藥物。另一方面,即使是EGFR突變,使用一線藥物過了一段時間,如果開始出現抗藥性,便會使用第二線藥物,又是第三線藥物。透過治療,將一個緊急、具即時危險的疾病,變為慢性病,就如高血壓、糖尿病等,只要定時服藥,很大機會沒有生命危險。
肺癌不同時期 有不同治療方式
主持:如果不是上述提及的基因突變肺癌,他們是否只能用傳統的方法治療?
醫生:會有不同的治療方法。首先我們現在所談及的肺癌,是限於後期不宜做手術,只能用電療、化療及藥物的類型。說到化療,化療可謂「百搭」,任何基因突變的肺癌都可以採用化療,有些化療相對較「毒」,但亦有部分毒性相對較少,可以長期使用來控制病情。除了化療及標靶藥,還可以選擇免疫治療。
主持:治療目標是剷除癌細胞,還是與它共存?
醫生:如果病人可以用標靶藥,代表已屬於比較中後期的階段,基本上並不能做手術去根治。無論標靶藥開初效果如何理想,最終都會出現抗藥性,因為腫瘤到中後期,數量會較多,很多時會出現多樣變化,屆時可能並不止一種基因突變;即使只有一種,用藥後腫瘤會比較「古惑」,例如部分惡化的途徑被藥物堵塞,慢慢會發展其他途徑,原先的標靶藥會因而慢慢失效。所以在控制中後期肺癌,雖然標靶藥效果或不錯,但長遠來說並不可以根治。
主持:肺癌病人在不同期數應抱著甚麼態度?
醫生:在肺癌第一、二期,我們的目的是根治性,首選是以手術方式切除腫瘤,除非是病人的身體狀況不宜手術,又或是不接受手術。若果不能做手術,現時的電療方法同樣有機會可以將整個腫瘤完全剷除。
以我們的經驗,就算肺癌是任何基因突變,如果是一、二期,大多可以手術切除腫瘤。手術後所面對的問題是有機會復發,我們會建議病人服用標靶藥,目的是防範再次發生。如果服用標靶藥達三年,肺癌的復發機會減低八成。所以在一、二期,我們可以考慮使用進取一點的方法,試用不同方法治療,使復發機會減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