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上熱議「 躺平 主義」,這是指年輕人對於社會、工作環境感動失望無助,因而不想再依隨社會期望而堅持奮鬥,轉為選擇「 躺平 」(像粵語Hea做的意思)的處事態度,降低自己的慾望,不再追求,僅維持以最低的標準來生活,強調不結婚、不生子、不買房、不買車、不創業、盡量減少工作時間、崇尚極簡生活,以及不愛人、只為自己而活。
從心理學層面去理解「 躺平 主義」
心理學上亦有相關的理論,就是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習得性無助的理論,最早見於1975年,當時美國賓夕凡利亞州大學心理系教授馬丁·賽里格曼(Martin Seligman)進行了一項實驗。將一套類似馬鞍的套具(鞍具),穿在三隻狗身上。第一隻狗簡單地被加上鞍具,不久便被解下。第二隻狗被加上鞍具之後,會受到短暫而有痛楚的電擊,狗可以經由碰觸按鐽來停止電擊。第三隻狗與第二隻狗並排,並也同樣會受到電擊,牠前面也有按鐽,但不同的是無論按多少次,都無法停止電擊的作用。
實驗結果顯示,第一隻與第二隻狗都能迅速地恢復到實驗前的狀態,沒有創傷後遺症的徵狀,但第三隻狗則被臨床診斷出有憂鬱症的徵狀,顯得缺乏活力與動。此後,其他心理學家進行過類近的實驗,亦發覺相同的結果也顯示在人類身上。
消極心態是如何形成的?
那 躺平 主義是否有效的對抗環境的方法呢?人是會從過去多次的失敗經驗,而學習了自己永遠無法改變失敗的「信念」。當失敗的經驗不斷累積,而缺乏功的經驗。久而久之當這個人在生命中遇到困難時,便會認定自己無法成功。他會認為自己沒有控制生命中成敗的要素(如家財及學歷)。所以基本上是未打便認輸。這種思維在心理上會形式惡性循環。
當認定必輸,行為上就會變得被動,繼而不會去努力,自然就只有失敗告終。失敗的結果又會強化(Reinforce)「我不會贏」的概念,導致嚴重惡性循環。這種心理循環會令自己相信永遠都是一個失敗者,但是事實上,失敗的部份原因,正正就是這種心理造成的。
消極態度的核心問題
其實 躺平 主義的最核心問題,是「不愛人、只為自己活」的心態。這其實是痛苦的根源,因為人只為自己而活是很痛苦的。有子女的父母就明白,從對兒女付出的愛,那種親子關係的幸福感是難以言喻。
「成功」本來就有不同定義,人更不應該只追求成功感。滿足感是可以從幫助別人而來的。我的工作,最令我感滿足的不是金錢上的回報,而是看到瀕臨破裂的家庭得以修補、害怕寫字的小朋友變成想教人寫字的老師、由原本需入讀特殊學校而變成能在主流學校名列前矛…。這些經歷才是真真正正屬於我個人,別人無法奪去的至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