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Web Interstitial Ad
新城健康+

躺平 =Hea做?消極?我不想努力了!|兒童發展及心理顧問梁志聰

最近網上熱議「 躺平 主義」,這是指年輕人對於社會、工作環境感動失望無助,因而不想再依隨社會期望而堅持奮鬥,轉為選擇「 躺平 」(像粵語Hea做的意思)的處事態度,降低自己的慾望,不再追求,僅維持以最低的標準來生活,強調不結婚、不生子、不買房、不買車、不創業、盡量減少工作時間、崇尚極簡生活,以及不愛人、只為自己而活。

從心理學層面去理解「 躺平 主義」

心理學上亦有相關的理論,就是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習得性無助的理論,最早見於1975年,當時美國賓夕凡利亞州大學心理系教授馬丁·賽里格曼(Martin Seligman)進行了一項實驗。將一套類似馬鞍的套具(鞍具),穿在三隻狗身上。第一隻狗簡單地被加上鞍具,不久便被解下。第二隻狗被加上鞍具之後,會受到短暫而有痛楚的電擊,狗可以經由碰觸按鐽來停止電擊。第三隻狗與第二隻狗並排,並也同樣會受到電擊,牠前面也有按鐽,但不同的是無論按多少次,都無法停止電擊的作用。

實驗結果顯示,第一隻與第二隻狗都能迅速地恢復到實驗前的狀態,沒有創傷後遺症的徵狀,但第三隻狗則被臨床診斷出有憂鬱症的徵狀,顯得缺乏活力與動。此後,其他心理學家進行過類近的實驗,亦發覺相同的結果也顯示在人類身上。

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