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是孔子儒家的核心,即「愛人」。「仁」字在字形上看從「人」從「二」,表示自己與他人之間的一種社會關係,包括:親人、朋友等等。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實踐仁,必須首先由自己出發,將心比心。嘗試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思考對方的感受,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就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做任何事情時,多考慮別人的感受,推己及人。「仁」的培養就等同建立幼兒「 同理心 」。
家長要以身作則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 Daniel Batson(2011)提出,如果我們能「身同感受」地體會別人的感受和想法,能推動我們更主動去幫助別人,而助人的行動也能更適切別人的需要。要培育孩子仁愛之心,首先是家長們要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讓孩子在享受被愛之餘,也學習如何去愛人。我們可以透過眼、耳、口、手等多元層次的體驗,培養孩子「仁愛」之心。
眼:多觀察
日常生活中,可以引導幼兒多用眼睛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從身邊的家人、老師或同學的需要,擴展至鄰舍或社區周遭不同的人士,如老人或殘疾人士,了解別人的需要,並思考可以如何去幫助、照顧或為別人伸出援手。
耳:多聆聽
幼兒最喜歡聽故事,家長可多與孩子分享品德故事,除了能建立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外,更可於閱讀過程中,引導幼兒作出反思及思考,從聆聽故事中,領悟出「愛人」道理。此外也可運用其他資源,例如從日常的新聞、網上短片及電視節目等,選取一些作分享,讓孩子透過故事或別人的經歷,從中得到啟發,明白助人的意義。
口:多鼓勵
不論成人或幼兒都享受被人讚賞,因此於孩子日常表現出「愛」的行為時,例如關心他人、幫助幼小等,要多鼓勵,多讚賞,認同並強化孩子的良好行為表現,讓孩子感受到助人為快樂之本的道理。
手:日行一善
鼓勵孩子作出實際行動,主動幫助別人,安慰傷心的人。例如參與賣旗活動、讓座給有需要人士、為家人分擔家務等,都是具體的行動鼓勵孩子去實踐仁愛。家長和孩子可以日行一善,每天至少做一件好事,並彼此分享,讓大家都能感受到助人的快樂,設身處地去理解、認識及學會體察別人的需要及感受,多作助人的行動。
透過具體的行動,每天一點一滴的累積,孩子必定能從生活中「實踐仁,活出愛」。
柯欣彤
瑪歌瑞特國際幼稚園暨幼兒園校監
香港幼稚園協會名譽會長
中華教育文化交流基金會名譽會長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碩士
美國南加州大學(榮譽)學士
Facebook專頁「校監手記」版主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