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濕熱」,相信大家耳熟能詳。而其實現代人,為「寒濕」所困的比例更多,尤其是女性。
寒濕困於上焦,容易導致肩頸重墜酸痛,頭目昏重;困於中焦,可出現胃脹、胃氣多,甚至反胃,易有胃腩,大便溏薄;困於下焦,則易有痛經、白帶量多、陰癢,這也是引致不孕和流產的重要元兇。
那麼,寒濕從何而來?
外在因素方面,香港各處的冷氣強勁,如果穿衣單薄,尤其是露背裝、露臍裝、短裙、短褲,極其容易受寒邪入侵。內在因素方面,吃喝生冷食物、凍飲、雪糕、涼茶、菜湯、瓜湯、過量的水果,均會損傷脾陽,以致體內水濕內盛。寒與濕相結、膠著、粘滯,纏綿難去,需要有元氣去驅趕,更需要有溫通的力量去化解。
元氣源於飲食,五穀為本,米氣是提供元氣的主要原材料,一旦缺少米氣,即使服用補益藥材也難奏效。不少現代女性視「米飯」為肥胖的根源,殊不知「寒濕內困」才是肥胖的罪魁禍首,需要有一定的「米氣」帶來元氣,才會有能量驅趕寒濕,瘦身輕盈。
寒濕為陰邪,需要溫通的力量來化解。而陽光正正是最直接、療效最好、見效最快的免費助陽藥。現代人早出晚歸,難見陽光。女性尤其怕曬,其實只需戴帽遮面或讓背部充分接觸陽光便可。另可製作簡單藥包外敷腹部,對驅除中下焦寒濕亦有良效——用粗鹽1斤,加入花椒及生薑各1兩,於鐵鍋內炒熱後用布袋包妥,睡前隔內層衣服外敷腹部約20分鐘,次日可倒出內容物,再次炒熱,重複使用。亦可把藥包置於頸肩部位驅散上焦寒濕。
艾灸是驅散寒濕的另一妙法。患者可以根據寒濕侵襲的部位選擇相應的穴位:上焦的寒濕可選用大椎穴;中焦的寒濕可選用中脘穴或神闕穴(即肚臍位);下焦的寒濕則可選用關元穴及命門穴。每個穴位每次艾灸30分鐘左右。晝為陽夜為陰,艾灸為助陽的措施,宜日間操作。艾灸後注意避風避寒,隔兩小時後方可洗澡。
若能在生活中注意飲食均衡,五穀為本,避免過於寒涼清熱之品,衣著上注意頸部、腹腰部及下肢的保暖,多接觸陽光,輕者借助中藥包外敷,堅持一段時間,有望減輕體內寒濕,令身體爽利輕鬆。若症狀纏綿反復,則需要服用相關中藥助力。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若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為宜。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臨床部中醫臨床副教授 張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