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Web Interstitial Ad
新城健康+

中藥針灸調理壓力性尿失禁|浸大中醫劉忠第博士


壓力性尿失禁,是指打噴嚏、咳嗽、大笑等動作引致腹壓突然增高,繼而不由自主地出現少量尿液自尿道外口滲漏,若停止上述動作,尿滲亦隨即終止。該病多見於女性,最近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20%至30%的女性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約5%有比較明顯的尿失禁症狀。雖然女性患上尿失禁的原因眾多,但近一半為壓力性尿失禁。

Disorder, diarrhea, incontinence. healthcare concept. woman hand holding her crotch lower abdomen and tissue or toilet paper roll. Premium Photo


女性隨著年齡增長,壓力性尿失禁的發病率亦逐漸增高,高發年齡為50至60歲。這可能與伴隨年齡增長而出現的盆底肌肉鬆弛、雌激素減少、尿道括約肌退行性變等有關。一些老年常見疾病,如慢性咳嗽、慢性腎病、糖尿病等,也有機會加劇尿失禁的問題。


此外,女性生育胎次與尿失禁亦有關聯。一方面,高齡產婦出現尿失禁的可能性較大,另一方面,經陰道分娩的女性比剖宮產的女性更易出現尿失禁,而行剖腹產的女性又比未曾生育的女性更易產生尿失禁的問題。至於使用助產鉗、吸胎器等加速產程的助產技術同樣有增加尿失禁的可能性,重磅胎兒的母親出現尿失禁的機會也較高。臨床研究亦顯示,肥胖女性出現壓力性尿失禁的機率較高,適當地減肥有助降低尿失禁的發病率。

Side view pregnant woman wearing a blue dress Free Photo


尿失禁屬於中醫內科雜病中的「小便不禁」,其與中醫文獻記載的「遺溺」、「膀胱咳」、「遺尿」等病證相似,例如《素問•咳論》記載:「膀胱咳狀, 咳則遺溺。」 中醫學認為,壓力性尿失禁的病因病機主要分為脾氣虛與腎氣虛兩個方面,脾腎氣虛,則膀胱統攝尿液失權。


臨床治療一般使用補中益氣湯治脾氣虛,金匱腎氣丸治療腎氣虛。黃芪、人參、白朮、當歸等補益脾胃、益氣固攝,山藥、熟地、山茱萸、茯苓則具補腎益氣、益精固澀之效。在服用中藥的同時,配合針灸療法,療效會更顯著。針灸療法主要在腎經、膀胱經、脾經、肝經、任脈、督脈上取穴,比如針刺氣海、關元、中極、水分、水道、歸來、大橫、天樞、足三里、三陰交、太溪等穴位,可加強膀胱及其盆底肌肉的神經和肌肉應激性,同時增強尿道括約肌收縮性,有效對抗腹壓突然增加,減少尿液滲漏。

孕期針灸可以嘗試嗎?8個問題讓你了解針灸的厲害|Mombaby 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