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Web Interstitial Ad
新城健康+

孤獨真的會變成 孤獨病 嗎?學習獨處重拾心情

最近姜濤人氣熱播的《 孤獨病 》: 「很想問為何難過?很想呼救情緒極度無助!是 孤獨 還是失望還是被世界折磨?」 孤獨 真的會變成病嗎?原來在醫學角度,如果置身於朋友聚會,自己始終無法融入其中,甚至有種格格不入的感覺,那就是所謂的孤獨 感,若問題持續,有機會影響身心健康,大家不能掉以輕心。  

圖片來源:viutv Facebook

獨處不等於有 孤獨 感

人是群體動物,大部分人希望會擁有良好的社交關系和聯絡,而「 孤獨 感」其中一個常見的定義,就是當我們缺乏與其他人有社交上的互動和聯繫時所產生的感覺。 有些人可能把 孤獨 感及獨處混為一談,其實兩者並非同一回事。因為有些選擇獨處的人,跟別人的社交聯繫不算多,但卻仍繼續快樂地生活。另一方面,有人縱使擁有許多社交聯繫,卻仍感到 孤獨 ,覺得自己不屬於自己身處的人群中、覺得自己格格不入的感覺。

圖片來源:markus spiske@Pexels

孤獨 感多數與自我經歷有關

為何會有「 孤獨 感」?有很多不同的成因,對不同的人亦會有不同的影響。很多時候,這種感覺都跟自我經歷有關,某些生活模式和生活壓力有機會拉遠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令人更容易感到孤單。下面的一些自我經歷,有可能令人感到 孤獨 的情況:
1.失去伴侶或挈親、與伴侶分開
2.因為需要顧及作為單親家長或監護人的角色,而難以維持自己的社交
3.退休後與工作伙伴失去聯絡
4.年紀漸大不能獨自外出
5.孤身處於異地
6.去到異地時,成為當地的少數族裔人士
7.在社交活動上被排擠,例如因為金錢問題和行動不便等
8.備受歧視或標籤,例如殘疾、性別、種族和性取向等
9.曾經歷過性虐待或身體虐待的人在與人交流時會感到困難

圖片來源:Engin Akyurt@Pexels

內心持續出現 孤獨 感

除上述的自我經歷外,亦有些人的 孤獨 感是一種持續來自內心深處的感受。他們可能覺得自己不被愛、不應該被愛,或是感到沒甚自信。就算與身邊的人的社交狀況有所改變, 孤獨 感亦不會消失。

他們之所以會從內心而來的「 孤獨 感」,可能因為兒時被忽略,而導致現在抱有不被愛的感覺,亦可能因為害怕受傷害,而在關係中有意或無意地將自己抽離。亦有可能是其他不同原因。他們各有不同的反應面對 孤獨 感,有的可能會十分抗拒獨處,並不斷強逼自己參與社交活動。有的選擇獨自逃避問題,拒絕與一群與自己不合的人相處。有的嘗試透過濫用酒精或藥物去逃避 孤獨 感和社交場合。

如何醫治 孤獨 病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只要透過參與不同社交場合,增加自己與他人的社交互動,便可以克服心中的 孤獨 感。不過如果你的 孤獨 感並非源自社交關係,或許需要運用其他方法。例如有些人因為無法與外界聯繫(connect)而產生 孤獨 感,便應嘗試循序漸進與外界再次溝通,而較簡單而有效的第一步,就是聯絡相熟的人。

「我已經盡了力與身邊的人交流,但仍得不到心目中想要的社交聯繫,點算好?」、「我都幾依賴社交,來排除 孤獨 感,所以獨處時都會感到彷徨,怎麼辦?」如果你有上述問題,建議可學習獨處。期間只要你要專注地做一些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如旅遊、烹飪等,便會享受到活動帶來的快樂,令獨處生活也過得很安心。

孤獨 感可能導致焦慮和抑鬱等心理健康問題,亦跟一些較罕見的心理問題(如精神分裂症等),有所關聯。如果心理健康持續出現問題,應盡快找醫生傾談。

圖片來源:DapurMelodi@Pexels

資料來源:Mind Hong Kong

延伸閱讀

新城健康+ 全城抗炎 新冠肺炎 擁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