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姜濤人氣熱播的《 孤獨病 》: 「很想問為何難過?很想呼救情緒極度無助!是 孤獨 還是失望還是被世界折磨?」 孤獨 真的會變成病嗎?原來在醫學角度,如果置身於朋友聚會,自己始終無法融入其中,甚至有種格格不入的感覺,那就是所謂的孤獨 感,若問題持續,有機會影響身心健康,大家不能掉以輕心。
獨處不等於有 孤獨 感
人是群體動物,大部分人希望會擁有良好的社交關系和聯絡,而「 孤獨 感」其中一個常見的定義,就是當我們缺乏與其他人有社交上的互動和聯繫時所產生的感覺。 有些人可能把 孤獨 感及獨處混為一談,其實兩者並非同一回事。因為有些選擇獨處的人,跟別人的社交聯繫不算多,但卻仍繼續快樂地生活。另一方面,有人縱使擁有許多社交聯繫,卻仍感到 孤獨 ,覺得自己不屬於自己身處的人群中、覺得自己格格不入的感覺。
孤獨 感多數與自我經歷有關
為何會有「 孤獨 感」?有很多不同的成因,對不同的人亦會有不同的影響。很多時候,這種感覺都跟自我經歷有關,某些生活模式和生活壓力有機會拉遠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令人更容易感到孤單。下面的一些自我經歷,有可能令人感到 孤獨 的情況:
1.失去伴侶或挈親、與伴侶分開
2.因為需要顧及作為單親家長或監護人的角色,而難以維持自己的社交
3.退休後與工作伙伴失去聯絡
4.年紀漸大不能獨自外出
5.孤身處於異地
6.去到異地時,成為當地的少數族裔人士
7.在社交活動上被排擠,例如因為金錢問題和行動不便等
8.備受歧視或標籤,例如殘疾、性別、種族和性取向等
9.曾經歷過性虐待或身體虐待的人在與人交流時會感到困難